“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否做一块好的琼脂糖凝胶,直接影响到后面电泳和结果的分析。制胶前,小科给大家的建议:
1. 在制胶时必须将制胶模具、梳子以及烧杯等物品洗净,以免干胶及其他杂质带入;
2. 在溶胶时应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的琼脂糖颗粒,确保溶胶完全;
3. 在溶液倒入制胶模具前必须充分混匀,以免制出来的胶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 |
![]() |
图一:制胶时带入了其它杂质,形成了障碍物,使得DNA条带电泳时受到阻碍无法继续电泳,从而形成扭曲带 |
图二:制胶时溶胶不完全以致琼脂糖颗粒残留,形成一些浓度较高的凝胶区域,在DNA电泳经过这些区域时,部分DNA被阻碍在这里而形成不规则亮带。 |
凝胶的浓度是常被忽略问题。小科建议:长片段的DNA选用低浓度的凝胶电泳,短片段的DNA则选用高浓度的凝胶电泳。
表一: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所用的最适凝胶浓度
凝胶浓度 | 0.5% | 0.7% | 1% | 1.2% | 1.5% | 2% |
DNA长度 | 1kb-30kb | 800bp-12kb | 500bp-10kb | 400bp-7kb | 200bp-3kb | 50bp-2kb |
要想电泳跑出可见条带的话,至少需要上样50 ng,但是0.5 cm宽的梳子最好不超过0.5μg的DNA量,因为上样量过多会造成加样孔超载,从而导致拖尾或弥散,对于较长的DNA此现象更为明显。另外,加样量的多少还应依据加样孔的大小及DNA片段的长度而定,当加样孔大时,样品上样量应相应加大。
通常情况下电压越低,走出的电泳条带越平整。低电压电泳时,电泳缓冲液也不容易发烫,也能确保在电泳的过程中凝胶不会变形。当然电压太低,等待电泳结果的时间就会延长,综合考虑,一般控制电泳电压≤5V/cm,即可保证电泳条带的清晰度。
![]() |
![]() |
图三和图四同一样本跑出的图,但是出来的效果差别非常大,主要是因为电泳时的电压不同 图三由于电泳的电压过大,导致电泳条带都扭曲变形了。 |
一些片段的DNA,电泳20-30min家常便饭,有的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想稍微快一点,可以选用浓度比较稀的凝胶或稍微调高一点电压进行电泳。
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帮助。以上文章转载于丁香园核酸技术论坛。
序号 | 最新资讯 | 浏览次数 | 发布时间 |
1 | WB流程视频及常用Buffer的配方 | 1204 | 2017-12-16 |
2 | WB 实验方案大全 | 3015 | 2017-12-15 |
3 | 免疫沉淀实验方案大全 | 912 | 2017-12-14 |
4 | ELISA 实验方案大全 | 1183 | 2017-12-14 |
5 | 免疫组化实验方案 | 1862 | 2017-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