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如何发 10 分以上 SCI
来源:吉凯基因作者:
医生是一个既要看病、做手术又要熬夜看文献、写标书的苦逼职业。新一年的影响因子已经刷了一圈朋友圈,想发高分 SCI 越来越难,今天 Dr.S 就教你一招发 10 分文章的好套路。
咱们先从 2017 年新发表的一篇文章「Association of Uba6-Specific-E2 (USE1) With Lung Tumorigenesis」(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IF:11.37)说起,总结文章套路,那就是「A 基因通过 B 信号通路在 C疾病中发挥 D 功能」。ABCD 四个要素够简单粗暴吧?
首先作者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个「A 基因」USE1,发现这个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肺癌组织「C 疾病」中相对于正常组织显著升高。它还有几种突变型蛋白,同样在癌组织里显著升高。但是mRNA 水平却变化不大,说明可能有转录后调控参与。
「Dr.S 小贴士:10 分以上的文章对基因的创新性要求很高,基本都是从样本出发高通量筛选或者通过数据库挖掘出来的。那么如何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挖到宝?
既然这个基因在肺癌里有临床相关性,那这个基因有没有功能呢?作者发现把它干扰后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转移能力「D 功能来啦」下降,且体内成瘤能力也下降了。而过表达后结果完全逆转了,充分说明这个基因在体内外水平都是一个原癌基因。
「Dr.S 小贴士:想要筛选到类似本文中的新功能基因你可能需要验证几个甚至十几个新的基因,如果没有科学的实验设计和规范的实验手法还会走更多的弯路。想要更高效率的得到文章中漂亮的数据?
如果没有追求的话做到这一步咱也能发文章了,但再咬牙努把力就能发 10 分的文章了,是不是心动了,那我们下面咋做呢?找互作蛋白啊!通过质谱我们发现了什么—— CDC20 和 CDH1 啊,明星基因有木有,而且 CDC20 和 CDH1 还能够形成 APC/C 复合物来降解带有 D-box 的蛋白「B 信号通路出现」,巧了,USE1 就有 D-box 结构域。
一个有趣的故事就这么出现了。如果细胞中 USE1「A基因」发生突变,D-box 区域结构改变,那么其不容易被 APC/C 降解「B 信号通路」,积累的 USE1 能够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和侵袭转移「D 功能」,促使肺癌「C 疾病」发生。
大家回顾下,10 分以上的文章,用我们经典的「A」基因通过「B」信号通路在「C」疾病中发挥「D」功能四要素模式来解析,是不是思路就很清晰了呢?
序号 | 最新资讯 | 浏览次数 | 发布时间 |
1 | WB流程视频及常用Buffer的配方 | 1204 | 2017-12-16 |
2 | WB 实验方案大全 | 3015 | 2017-12-15 |
3 | 免疫沉淀实验方案大全 | 912 | 2017-12-14 |
4 | ELISA 实验方案大全 | 1183 | 2017-12-14 |
5 | 免疫组化实验方案 | 1862 | 2017-12-14 |